第71章 攻破刘辟营寨
小主,
不愧是打了多年仗的老将,因为之前和刘辟是极为不对付的(这是历史记载的),手握精兵强将的何仪,确实准备干掉这位老对手。
但经过胡三这么一提醒,有点发飘的何仪,立马就拿出了当时杨平给出的大概方略。
毕竟又是派精锐夜袭,又是分兵抄刘辟后路的策略,何仪要是有这种战场策划能力,也不至于流窜十多年,一事无成,还被刘辟压一头了。
听了何仪的话,牛壮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(他这位杨平特别派来的监军,终于不用和主将硬顶了)。
于是瓮声瓮气地开口附和道:"末将同意师长的作战方案。"
见牛壮同意,马河、孙力等人也纷纷同意。
何仪心中这才舒坦了一点。
于是问道:"诸位谁愿意向东去攻占汝阳县,断刘辟归路?"
"末将愿往!"
"末将愿往!"
各旅长纷纷起身请命。
谁知何仪却将这个能够单独领兵作战的任务,交给了刚刚给他难堪的胡三。
命令道:"教导一旅旅长胡三,命你明日率领教导一旅,沿汝河北岸向东南方向而去,于后天晚上之前攻占80里外的汝南县。"
胡三激动地起身领命。
随后,何仪又命令道:"其他部队,明日随本师长一起渡过汝河,中午在本师长的老营休息片刻,于明晚之前抵达40里外的北宜春县城外。
命令各部抽调精锐之士,于后日清晨五更天时,袭击刘辟大营,将其击溃。"
黄正、马河等人纷纷起身领命。
等众军官都走后,又转回来的姜魁,对何仪说道:"何帅......"
姜魁刚开口,却见何仪面色不悦地"嗯"了一声,赶忙改口道:"何师长,杨都督手下,皆是如此无规矩之人吗?"
言外之意就是,作为属下的竟敢顶撞上官,而且其他人还是一脸的见怪不怪。
何仪需要不断地拉人,以增加自己在杨平这个团体里的话语权,于是就向姜魁讲述了杨平护民军团的行事风格:
那就是在开战前的策略商讨会上,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,一起制定最有利的作战方案。
当然主将也可以一言而决,不过一言而决的主将也需要负全部责任。一旦制定了作战策略,战斗之时必须执行到底。
听了何仪的解释,姜魁这位在乱世之中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小渠帅,对护民军团也是心生向往。
于是向何仪请命道:"何师长,某部也可以抽调1000青壮,愿随何师长讨伐叛徒刘辟。"
因为二三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,姜魁所部粮食也是少的可怜。何仪傍晚进城的时候,就能看到姜魁的部众毫无精气神可言,这样的兵带上就是累赘。
于是就婉言拒绝了,不过话说的倒是挺漂亮:"姜渠帅,杨都督不日将会南下。"
只需要一句话就表明了意思:那就是你好好留在遂平县,还能见到杨都督,能争取一个好的待遇。
姜魁立马就懂了何仪的意思。告辞以后,就有两名还看得过眼的侍女要进来伺候。
但何仪可是知道杨平的军规,那不是闹着玩的,其中有一条就是:行军作战期间不得饮酒作乐,违者,上到领兵主将,下到作战士兵,一视同仁,尽数斩首!
(当时制定军规时有七斩十三杀,杨平以为不会得到通过,谁知如此严苛的战阵之法,竟然得到了所有军官的一致认同。
毕竟谁都不想在战斗的时候,因为自己的猪队友而丢了自己性命。)
就在何仪赶走了姜魁送来的侍女时,在其东南方向50多里地外的北宜春西门,龚元经过小心翼翼的潜伏,终于又见到了父亲龚都。
满脸风尘的龚元,仔细地将自己见到杨平以后的见闻给龚都说了一遍,在结尾时对龚都说道:"父亲,儿观杨都督乃雄主也,父亲当早做决断。"
龚都思考了一会儿,问道:"我儿以为,为父应当在此与护民军团一同歼灭刘辟,还是要随着刘辟到衡山之中走上一遭?"
面对自己的父亲,龚元恭敬地说道:"一切由父亲做主,孩儿听命便是。"
却听龚都说道:"一个副师长,一个正市长,正副只差一字,但地位却是天差地别。"
看着青春正茂的儿子,龚都下定了决心,说道:"也罢,为父就陪着刘辟到衡山之中走一遭,为你我父子在杨都督那里争取些脸面。"
随后,龚都与龚元二人商议了数个方案。趁着夜深人静时,龚元潜出龚都的大营,到拴马处骑着马向西北方而去。
龚元在第二天天刚亮时,赶到了遂平城。
此时的第一师士兵已经吃完了早餐准备出发了。
龚元见到何仪之后,立刻将刘辟驻地的兵力布防仔细地告诉了何仪,并将自己与父亲商议的几套计划同样告知何仪,并表示自家所部3000余人将听从何仪的指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