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五级功勋制
/>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齐峰起身问道:"团长,五级功勋的获得是否过于容易?"
其他军官也点头,相比于秦朝和汉朝的军功制度,五级功勋的获得,相对于五级功勋的权利来说,确实过于容易了。
杨平说道:"有战死的兄弟,其后人,有可能仅仅是嗷嗷待哺的幼。
一个功勋,正是践行了我们太平民团的理想——我们为建立大同世界而奋斗,而牺牲者,当不得我们一个五级功勋的报酬吗?"
几人瞬间起立肃穆地说道:"当得。"
杨平又说道:"战斗中受下重伤、甚至残疾的兄弟们,当不得一个五级功勋吗?"
几人再次点头:"当得。"
(至于战场上杀敌一人,即获得五级功勋,自商鞅变法以后,就是最初级功勋的评定标准。这个就不用杨平解释了。)
杨平对着几人严肃地说道:"我们太平民团、我们护民军团,绝对不允许让兄弟们的血白流,更不允许让和我们一起作战的袍泽,流血又流泪!"
几人纷纷向杨平行出军礼:"我们明白。"
杨平回礼后,才继续说道:"在战场上杀敌十人,或有改变某场局部战斗、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员,可授予四级功勋。
同时,五级功勋获得者,如果在战场上因伤残要退出现役,或者在战斗中牺牲者,其本人或其继承者授予四级功勋。
四级功勋授田3000亩,可建立自己的“庄”,由其后人继承。
四级功勋者的“庄”,受所在地县级单位直接领导。"
几人表示认同。
随后就是三级功勋,杨平表示:三级功勋可以授田一万亩,建立的单位叫做“村”,受所在地州级单位直接领导。
二级功勋则会授田十万亩。一级功勋授田从三十万亩到一百万亩不等。
一二级功勋封地,直接受太平民团总部领导。
在这片土地上,这里的人民对土地的热爱,是刻进骨子里、融进血液里的。
几名太平民团的高级军官,仔细地听完了杨平对五级功勋制的阐述后,纷纷表示:
"如果能够将团长您说的这些,落实到位,咱太平民团绝对可以结束乱世,咱护民军团,绝对可以平推了天下各路诸侯!"
随后,杨平又将自己昨天晚上规划的行政单位向几人介绍了一下,从低到高依次是:
小单位的家庭“户”、最小的行政单位“井”,以及里、乡、县、州,
询问了一遍在场的几位军官,看是否合理。
其实杨平也就是通知一下,因为这些两个月前还是流民的军官,确实给他提供不了什么参考建议。
但是,这些人在得知伤退的士兵既能获得功勋,又能在所在乡担任保长或甲长,真正做到了杨平说的"生养死葬",于是纷纷赞同。
至于杨平昨晚想的中央行政机构,就没有和几人进行商讨。
原因很简单,就杨平制定的这个管理框架,现在的偃县城内,估计也就被关押在战俘营的曹昂,能看得懂。
杨平令王五去负责防务工作,命令王成去把城内其他人员,全部集结到县衙旁的伤兵营。自己则带着齐峰等人先一步来到了伤兵营。
伤兵营里还有300多位在临颍城保卫战中抓获的曹军俘虏,这些人当时受伤比较严重,这已经20多天了,行动上是没有问题了,但不能过于用力,还得再恢复个十天半个月。
但这300多人已经成了护民军团最忠实的拥趸,纷纷表示:"即便现在让我们上阵杀敌,我们也能办得到。"
至于临颍城保卫战的数十位重伤员,以及版梁之战的200多位重伤员。这将近300人,以后是回不到军队了。杨平决定,建设基层政权就从他们开始。
将总数近800人的伤兵聚集到一起,不多时,偃县城内的六千多人、以及昨天抓的三千俘虏,全部到了县衙门的空地。
杨平就要用这些伤兵们给所有人打个样。
于是,拿着大喇叭,当众宣布了自己的五级功勋制,并对将要退出军队的277名护民军团伤兵进行了授勋。
大部分人授的都是五级功勋,有14人,包括被杨平锯掉腿的孙苗,被授予的是四级功勋。
这些伤兵们一听自己瞬间就拥有了1000亩土地,甚至是3000亩土地,而且还会被安排到乡、里,去充当保长、甲长,不顾身上的伤,纷纷要给杨平下跪磕头。
杨平赶紧命令他们:"都给我起来!"
少了一条腿的孙苗,拄着杨平给其制造的拐杖,泪流满面地说道:"都督对我们太厚爱了。"
在这个感人的场景中,杨平却大煞风景,严肃地对这些刚刚被授予功勋的伤兵说道:"记住,你们受的伤,是为的是建立一个新世界而受的。
在这个新世界里,所有人都能平等、幸福地生活。
将你们安排到基层单位,既是对你们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