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江波守寨

色?!能攻破我等之城墙吗?!

  某两日前,已派兵传讯都督。

  都督之精锐,日行50里不成问题。

  也就是说,我等只需坚守城池5日,待都督精锐大军一到,定能将眼前那些乌合之众,杀个片甲不留!

  此战,我等必胜!"

  陈皮的意思很明显:老子对杨都督的忠心,不比你杨虎少多少!而且,老子比你杨虎更是识时务。

  他对士兵们说的话,既是在鼓舞士气,也是在告诉杨虎:都督精锐大军在外,我要是投降,都督回来以后我即刻没命。我投降个毛啊?!

  陈皮这话的意思杨虎也是听明白了。

  于是陈皮话音刚落,杨虎就举着拳头大喝道:"必胜!必胜!"

  进而,城门楼上的士兵们都举拳大喊:"必胜!必胜!"

  喊声随后传遍了整个城墙。

  大家都知道都督精锐大军在外,5日之内就能打回来,瞬间士气大振!

  而城外的刘辟,见城墙上毫不犹豫射杀了自己的使者,瞬间大怒,命令王辉指挥着前锋3000人,抬着简陋的竹梯开始向城墙冲锋。

  高度也就两丈(约4.5米)、宽度一丈的城墙防御力虽然不高,但也不是打个坞堡都费劲的刘辟手下,能奈何得了的!

  城墙上竹制的三弓床弩、城墙后的投石机,以及竹制的连弩、大型竹制单体手弩,纷纷向城墙下刘辟的士卒倾泻竹矢!

  因为城北面不足两里地便是汝河,而且在东北角还有江波大营的威胁,所以刘辟的进攻方向是南门,其他三门也仅仅是派兵监视。

  陈皮只是有些朴素的政治智慧,但确实没经历过战阵,于是毫不犹豫地将城头的指挥权,交给了参加过颍川城守卫战的杨平亲卫杨虎。

  面对蜂拥而至的刘辟大军,杨虎在确定另外3面城墙没有威胁后,直接将城内能够集结的60余部三弓床弩,和60余台竹制投石机,全部集结在南城墙。

  一通密集的火力倾泻以后,伤亡超过两成的3000大军,在某个不知名的士兵带头下,扔下了手中的竹梯,掉头撤了回去。

  其他士兵一看,在受伤的同伴的惨叫声中,只恨爷娘少生了两条腿,也迅速向南逃去……

  刘辟见第一次攻城,竟然连一刻钟都没撑过去,心下大怒。

  但他也知道自己手下部队的成色,更惊叹于城上守城器械之充足。

  于是命令手下亲卫,收拢撤退回来的败兵,和王辉、龚都商量道:"北宜春城,其城小,若只攻其一面,守城之军与器械皆能集结,与我等不利。

  然,城东北角不到三里地,便有敌军大营,故,我等无法从东面和北面攻击北宜春城。

  为今之计,只有先拔除汝河岸边的敌军大营,方能心无旁骛地攻击北宜春城。

  甚至,若我等攻破河边大寨,城中之人就有可能开城投降。"

  王辉和龚都纷纷赞道:"使君高论!"

  刘辟面有得色。

  龚都提议,由他率领3000部众陈于北宜春城西面,防止杨平贼军西逃。

  刘辟一听,捋了一下自己的虬髯短须,点头道:"龚副将之言,正合吾意。"

  于是龚都就带着自己的3000青壮,绕过城南,在西城墙前安营扎寨。

  一个时辰过后,刘辟又带着手下8000多人,开始围攻江波在城外的大营。

  江波的营寨扎得极有章法:北面是汝河,汝河在这里稍微向南拐了个弯,于是整个大营的东侧也基本上临水。

  只有西面和南面是用泥土、木棍、竹竿扎起的高度一丈的栅栏,防护力只能说聊胜于无。

  真正的杀招是,杨平一直强调的土木作业——营寨栅栏前百步之内,被挖得横七竖八的沟壑。

  等刘辟率领大军从西面和南面同时攻击江波营寨的时候,营寨里只射出了毫无劲道的竹箭。

  刘辟一看营寨抵抗如此薄弱,就敲响了战鼓。

  南面和西面的各2000人的大军,瞬间就毫无章法地冲向寨墙。

  而他们脚下宽度半丈多、深度也就半丈多的那些沟壑,就被他们忽略了——毕竟换算成后世单位,也就一米二宽的沟壑,这些人可以轻松跳过去。

  待刘辟大军接近寨墙时,江波命令身边的传令兵吹响了特制的铜号。

  刺耳的金属声瞬间传出老远。

  在汝河堤岸后埋伏的工程兵们,迅速砸下了身前的杠杆:

  一道用木门挡着的,宽度约一丈的河堤口子,瞬间冲倒了木门,汹涌的河水,顺着这道一丈宽的口子,迅速流进营寨前挖出的一道道沟壑。

  被分流后的水势既不湍急,也没有漫过沟壑。

  有道是水火无情,人类天生恐惧水火!

  再加上江波提前在营前安排好的士兵们,拿着大喇叭喊道:"决堤了!决堤了!汝河决堤了!快逃命啊!"

  正在进攻的刘辟士兵,一看浑浊的河水,顺着一条条沟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