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金光闪闪的板甲
msp; 铁料放置于最下方,上面盖上一层厚厚的木炭,之后再放置铜料、铜钱,一层一层地摆起来,直至将整个高炉全部装满。
随着梁锤一声令下,早就被点燃的木炭被放进土高炉里,6个身体还算强壮的壮汉开始拉动风箱。
经过预热炉加热的高温气体急速地吹进土高炉里,引燃高炉里面的木炭……
(作者比较讨厌水字数,土高炉炼铁的过程就不赘述了。有兴趣的看官可以搜索一下视频,仔细研究一下,说不定能用得上呢,哈哈。)
趁着高炉炼制合金的时间,杨平请郑春、何冬两人来到了武器作坊的休息室里。
郑春、何冬两人也不知道杨平找他们干什么,但作为下属,还是主动开口询问道:“不知都督叫我等二人,有何要事?”
杨平示意二人坐下后,温和地说道:“本都督准备改组护民军团,成立教导旅,
编制和警卫旅一样2000人。器械团配备16部三弓床弩和16部投射机,后勤团配备100辆双轮板车,武器装备也将使用我们自己锻造的全新装备。”
杨平也没吊着他们,继续温和地说道:“何冬兄弟,你是何帅(何仪)的亲卫,也是侄子。
之前,何帅派你过来传讯,只因当时我这里兵微将寡,只能厚颜请你留在临颍城助我守城。
郑春兄弟以及部下,奉何帅的命令交与本都督使用,守卫临颍城。
此时,曹军对我等已无威胁,何帅等人预计已率部抵达了汝南,我等在许县制定的南撤计划已经成功了。
本都督就明说了,二位兄弟陪着我们护民军团一起浴血奋战过,本都督也很欣赏二位兄弟的才干。
此次护民军团整编,近卫旅有一个副旅长职位,教导旅有一个副旅长职位、一个军司马之位,另外还将组建两个新兵营,两个新兵营主将职位也还未确定。
本都督想问一下二位兄弟,是否有意留在护民军团发展?若有意,上述职位二位兄弟可自选一个。
若是无意,本都督即刻给二位准备部下、粮草。现今,曹操已无兵力追击我们,二位可放心南下。”
杨平说完,留着大胡子、身体相当精壮的郑春急了,站起来拱手道:“都督说哪里话?
郑春奉何帅之命,归杨都督调遣,同心守卫临颍城,已是都督属下。
都督有令,直接给郑春下命令就可,何须与我商议!
更何况,授予何种职位,都督一言而决便可,哪有做属下的挑三拣四的道理?!”
郑春这个12年前就参加黄巾起义的老兵,能在当时朝廷的绞杀下活下来,并且一步步从一个小兵走到校尉之位,无论是运气、能力、还是心思都是相当不错的,要不然他早就成了路边的一堆枯骨了!
跟着杨平这十来天,算是郑春这十多年以来活得最自在的十来天——别的不说,这位杨都督绝对尊重他人,这种尊重不是流于表面的,而是刻在骨子里的。
就像他请郑春和何冬二人来谈话,就先请两人坐下。在郑春的印象中,只要进了杨平的屋子,所有人都有座位,他不会为了显摆自己的威风而故意让人站着。
还有就是,跟着杨平真的很心安,简而言之就是能活下去,而且这位杨都督志向远大,能力也是超人。
郑春才不愿意回去伺候那位算计太多的何渠帅,他是打定主意跟定杨平了。
听了郑春的话,杨平也没有表态,只是起身扶他坐下。
刚转向何冬,就见何冬也起身对着杨平深深一礼道:“都督,冬,奉命前来临颍城传令,又随都督守城十余日。
冬深知都督胸怀大志,且能力超群。如此乱世,正是都督逐鹿之时。
冬虽不才,亦愿助都督之伟绩。然,叔父(何仪)对冬有教养之恩,冬不敢轻弃。”
何冬说到这里,杨平大概明白,这位懂文字、有武艺、通谋略的青年人要离他而去了。
谁知,何冬又话锋一转,说道:“叔父自随大贤良师起兵以来,四处流浪,奋战十余年,仍不知明日何往?
今,都督雄才大略,冬愿回汝南,劝叔父率部加入护民军团,与都督一起共同平定乱世,建立大同世界。”
相对于郑春这位真正出身草莽的军汉,何仪虽然也是流寇,但也是有文化的流寇,对他这位唯一的侄子也是当亲儿子养。
所以,何冬要比郑春看得更远——
首先是世家大族,如果何仪去投靠,那不好意思,就会像茅厕里的厕畴,用完就会被扔掉!
自己单干,何冬也知道自己叔父的本事,折腾十多年,也就是个大一点的流寇。
据他这十余日的观察,在杨平把曹操都弄得没脾气后,何冬就知道,这乱世,肯定有杨平的一席之地,
说不好还真能像当年汉高祖刘邦一样一统天下!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何冬急切地想让叔父何仪投资这支潜力股。
杨平听了何冬的话,对眼前这个20多岁的青年高看了一眼,立即双手前出稳稳地将行礼的河东扶了起来,也不跟他来虚的,直接诚恳地问道:“何冬兄弟,有几成把握说服何帅加入护民军团?”
何冬也郑重地回答道:“冬,有一半把握。”
杨平严肃地说道:“何冬兄弟,你应该也看得出来,在护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