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杨平,你底裤被扒了!
一页继续阅读!
然,儿料父亲必于颍河南岸设伏,若守军南逃,过桥时必争先恐后,混乱不堪,待敌过桥后,只需少许精锐,便可全歼残敌!"
看着诸将称赞好大儿,曹操面色平静,但那嘴角怎么也压不住。
正午时分,夏侯惇带着一位老者来到了大营之内。
曹操起身迎接,以礼相待。原来,这位老者正是颍川荀家家主荀俭,为荀家八龙之首。
双方见礼毕,曹操问道:"伯父可知郭奉孝乎?"
荀俭捋须而答:"如何不知?奉孝有王佐之才。使君欲得之?"
曹操笑道:"正欲相请。然闻奉孝喜交豪杰,厌虚名,故不知其所在。伯父乃奉孝同乡,可知其踪迹?"
荀俭笑道:"此事易耳。待老朽归家后,遣稳妥之人寻奉孝,言明使君相邀之意。以老朽之见,奉孝必愿追随使君。"
曹操起身相谢,坐定后又问道:"伯父可知杨平乎?"
提到杨平,荀俭脸色骤沉,沉声道:"此子乃妖邪之辈!前时攻破魏家庄园,杀尽魏家嫡脉,老朽的侄女婿亦命丧其手,侄女被充做苦役!使君问此贼何意?"
曹操沉思,不曾想那杨平和荀家竟有如此大的梁子,于是正色说道:"今临颍城中,正是杨平所部,某欲破之,故请伯父解惑,告知杨平之底细。"
作为许县附近的地头蛇,在此地根深蒂固的荀家,对杨平的底细知道的一清二楚。荀俭回答道:
"杨平,年十六,诈称'中华帝君',旬日间聚流民万余,据魏家庄园,制竹甲、竹矛,编练军伍,然,实兵不过两千......"
说到这里,曹操打断了他的话,听到荀俭说杨平只有两千兵,且用的是竹甲、竹矛时,曹操恍然大悟,拍案而起,赞叹道:
"此子真机智也!竟以此虚张声势之策惑我!"
心中明白临颍城内所谓的精锐之军只是样子货,只是杨平诡计多端而已。于是对攻破临颍城,生擒杨平,那是充满了信心。
随后就是曹操和荀俭这两位高雅之士在大帐中谈古论今,评论天下大事了。
曹昂随侍帐中,仔细聆听,某刻,插言道:“父亲、荀家阿公,儿欲前去劝降杨平,可否?”
曹操闻言,谓荀俭道:“伯父,杨平此子有大才,吾若招降,定使其到荀家赔罪。”
荀俭看着满脸期待的曹操,还能说什么,一个侄女婿而已!于是回答道:“有用于使君者,当纳之。老朽只喜使君得其所愿也。”
曹操可稀罕他的好大儿了,派典韦、许褚哼哈二将护卫曹昂前去劝降。
午饭后,杨平正在城墙上巡视。忽有小兵来报:
"禀报都督!曹军派出使者在北门外等待都督答话。"
杨平来到北门,只见两名身高9尺,极为雄壮的壮汉,身着重甲,一人手持一面七尺大铁盾,护卫着一个身高约8尺,穿着全身铠甲的青年,站在城墙外50步。
在他们后边百步之外,有一支200余人的骑兵部队,全副武装的待命。
杨平站在女墙边,看一眼下边的三人,便知道被护卫的青年就是正主。于是拿起大喇叭问道:
"汝乃何人?有何话传于本督?"
只见那青年对着城头拱手一礼,朗声说道:
"某乃曹昂也!城上可是杨平杨都督?"
“曹昂,曹操的长子。”杨平仔细观察下边三人,得出结论:两个手持大盾的人应该是典韦和许褚。
杨平不着痕迹的摸了摸后背挂着的两个卵圆形铁疙瘩,心中快速的盘算着:50步的距离,让旁边的牛壮把这两颗装药量超过半斤的炸弹扔过去,能不能把曹操的长子和他的两个超一流的武将直接给报销了?!
得出的结论是:没有任何问题!
但是他却按压住了这一闪而逝的想法。
主要是下边喊话的人是曹昂。要是喊话的人是曹操,杨平将毫不犹豫的把这3个家伙给报销了,曹军群龙无首也就该撤了!
但若是杀了曹操最心爱的长子和两个最心爱的爱将,那就等于跟曹操结了死仇,曹操不拼了命的攻下临颍城,灭了杨平才是怪事!
杨平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,击败曹操以后获得点名声,然后苟到汝南去发展。跟曹操结成死仇,这不符合他的战略利益。
于是,杨平也对着曹昂拱手道:"在下正是护民军团都督杨平。曹大公子有何见教?"
曹昂朗声答道:"闻家父言,杨都督乃当世少年才俊,有甘(甘罗)、霍(霍去病)之资。
昂心向往之,故来一见!请都督取下毡帽,容昂一观。"
杨平笑了,说道:"某闻曹公帐下有两员猛将,典韦、许褚,可是大公子身前持盾二人?"
曹昂点头应是。
杨平问道:"某素敬仰两位猛将,二将可否卸甲,让某一观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