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皇帝独掌大权

童时期,谁没有个调皮捣蛋的时候呢?再者说,承旭可是嫡长子,将来要继承家业的,你这般狠打,万一伤了筋骨,影响了他的前程,可如何是好?”

  弘昼的话语中,既有对承旭的怜爱,也有对宇麟教子方式的委婉提醒。他深知,宇麟作为一族之长,对子女的教育自然有着自己的考量与坚持,但过度的惩罚,也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
  宇麟听后,叹了口气,那张铁青的脸庞上,终于露出了一丝疲惫与无奈。他缓缓说道:“亲王有所不知,这孩子生性顽劣,若不严加管教,将来恐难成大器。我靖国公府,世代以忠义传家,承旭作为嫡长子,更是要承担起这份责任与使命。我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他,在这条歧路上越走越远呢?”

  弘昼闻言,微微颔首,表示理解宇麟的苦心。他继续劝慰道:“国公不必过于忧虑,孩子嘛,总是需要时间去成长的。我相信,承旭聪明伶俐,只要加以正确引导,定能成大器。今日之事,或许只是他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小挫折,相信经过这次教训,他会更加懂事、更加努力的。”

  说着,弘昼又走到承旭身边,轻轻扶起他,温柔地擦拭着他脸上的泪水,轻声说道:“承旭啊,别哭了。你父亲是为了你好,才这么严厉地教训你的。你要记住这次的教训,以后不要再顽皮了。知道吗?”

  承旭听着弘昼的话,虽然还有些害怕,但眼中却渐渐露出了坚定的神色。他点了点头,小声说道:“我知道了,亲王叔叔。我以后一定会听话的,不再让父亲生气了。”

  弘昼见状,满意地点了点头,然后转头看向宇麟,说道:“国公啊,你看,孩子已经懂事了。你就不要再生气了,好好跟他谈谈心吧。我相信,承旭一定会明白你的苦心的。”

  宇麟看着承旭那坚定的眼神,心中的怒气终于完全平息。他点了点头,对弘昼说道:“亲王说得是。是我太冲动了,没有好好跟孩子沟通。以后,我一定会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,不再这么严厉了。”

  弘昼听后,微笑着点了点头。他知道,宇麟是一个有担当、有责任感的父亲,只是有时候过于严厉,才会让孩子感到害怕。现在,经过他的劝慰,宇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,相信以后一定会更加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了。

  于是,这场因承旭顽皮而引发的风波,终于在弘昼的劝慰下得以平息。而承旭,也在这次教训中,学会了成长与懂事,为自己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  不久后,和亲王弘昼在一次觐见乾隆皇帝的机会中,将靖国公府的那场因承旭顽皮而引发的“风波”,以略带调侃却又不失温情的笑话形式讲了出来。乾隆皇帝听后,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,那笑容中既包含了对承旭顽皮天性的无奈,也流露出对靖国公宇麟严格教子之道的深深赞赏。

  他缓缓说道:“宇麟此人,性情刚烈,对国事忠诚,对子女更是倾注了满腔心血。他以严谨着称于世,对子女的要求更是严格至极。承旭虽顽皮,但有这样的严父在旁督导,将来定能成就不凡。”乾隆皇帝的言语间,充满了对宇麟的钦佩与对承旭未来的期许。

  “可怜的承旭,摊上这么个严父,日子确实不好过。但话说回来,这也算是磨砺心性,对他未来的成长大有裨益。”乾隆皇帝接着说道,语气中透露出几分对承旭的疼爱与关怀。

  随即,他吩咐身边的侍从道:“传朕的旨意,给承旭送些上好的消肿药膏去,让他知道,有错当改,但也不必太过苛责。孩子嘛,总有个成长的过程。你再去永寿宫一趟,看看皇贵妃馨澜有没有什么想捎给靖国公府的东西,一并送去,以示朕对佟佳氏的看重与关怀。”

  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  侍从领命而去,乾隆皇帝的目光再次变得深邃而坚定。他深知,这后宫与前朝,虽看似井水不犯河水,实则暗流涌动,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。而他,作为这天下之主,更要时刻保持清醒与冷静,方能驾驭这艘庞大的帝国之舟,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。

  同时,他也希望承旭能在宇麟的严格教导下,逐渐成长为一位有担当、有智慧、有胆识的栋梁之才,为帝国的繁荣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  在那金碧辉煌、气势恢宏的紫禁城中,阳光透过云层,斑驳地洒在琉璃瓦上,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,龙袍加身,上面的金龙刺绣仿佛在空中飞舞,威严无比。他的目光如炬,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,直视着下方跪拜的和亲王弘昼,那眼神中既有君王的威严,又似乎藏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。

  弘昼身着亲王服饰,头戴金冠,但此刻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。他抬头望向皇帝,眼神中带着几分讨好与尴尬,仿佛是在酝酿着什么难以启齿的话语。他的双手紧握成拳,额头上也隐隐浮现出细密的汗珠,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与焦虑。

  “你专门进宫就是来和朕说靖国公宇麟的笑话的?”皇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,回荡在大殿之中。

  弘昼一听,心中不禁一紧,他原本是想借宇麟的事情来缓和气氛,顺便提及和婉的婚事,以探探皇帝的口风。但没想到皇帝会直接点破他的意图,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。他微微一顿,随即赔笑道:“皇上明鉴,臣弟确有此事想与皇上分享,但……”

  皇帝微微一笑,那笑容中既有对弘昼的宽容,也有对世事洞若观火的睿智。他打断了弘昼的话:“但更重要的是,你想为和婉谋求一门好亲事,对吧?”

  弘昼闻言,心中不禁暗自佩服皇帝的洞察力。他深知,在皇帝面前,任何小心思都无所遁形。于是,他连忙磕头谢罪:“皇上圣明!臣弟确实有此想法,还请皇上原谅臣弟的唐突。”

  皇帝轻轻摆了摆手,示意弘昼起身。他的目光变得柔和了一些,仿佛是在回忆往昔:“朕明白你的意思了。慧贤皇贵妃病逝之后,和婉一直在馨澜那养着,朕也时常关注着她。这孩子聪明伶俐,被调教的不错,朕都看在眼里。弘昼啊,你身为亲王,一直以来都为朕分忧解难,朕心里是清楚的。和婉是朕的养女也是你的嫡女,朕自然也会为她操心。”

  弘昼一听皇帝这话,心中不禁暗自窃喜。他知道,皇帝这是在给他台阶下,也是在暗示他,和婉的婚事,皇帝已经放在心上了。于是,他连忙磕头谢恩:“谢皇上隆恩!臣弟定当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