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00章 冯科长
没有看起来那么轻松,心里还是很虚的。
现在,这个女人突然跑到自己这里来,史国强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肯定没什么好事。他本来想直接拒绝见刘丽娟,但转念一想,这样似乎不太妥当。
毕竟,现在的刘丽娟,背后可是周安东,那个阴险狡诈的狗东西,谁知道是不是又在背后挖了什么坑等着自己跳呢?
如果自己拒绝见刘丽娟,会不会正好落入他的圈套?史国强越想越觉得自己想法是正确的,一时之间竟然有些拿不定主意了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大约过了一分多钟,史国强终于开口说道:“让她进来吧!”
如果不见刘丽娟,直接把她打发走,那么自己永远都无法得知她此行的真正目的,就算自己想防着他们坑自己,也是两眼一抹黑,无从下手。倒不如见一见,让她把底牌亮出来,这样自己才能有针对性地应对。
“好的!”严江转身快步走出了房间。
很快,刘丽娟便面带微笑地走了进来:“史主任,没打扰您工作吧。”
“没有,没有!”史国强也是一脸笑容,站起身来给刘丽娟倒水:“丽娟同志啊,你来得可真是时候,要是再晚来那么两分钟,我就出门了。”
“主任,您也别忙活了!”刘丽娟阻止史国强给他倒水:“来得路上我是紧赶慢赶,就是害怕你有事儿出去,我白跑一趟。”
史国强还是坚持给刘丽娟倒了杯水,笑着说道:“虽然我已经不再担任毛呢厂党委书记,但我们曾经可是老同事了,你大老远来国资办,要是连口水都喝不上,那岂不是太不像话了?”
刘丽娟急忙接过史国强递给她的水杯:“您都说了我们是老同事了,真没有必要这么客气。”
“这个算什么客气呀?”史国强摇了摇头,指了指沙发:“坐下说吧!”
两人坐了下来,史国强接着说道:“你大老远的来找我,是不是厂里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了?”
既然史国强开门见山的问了,刘丽娟自然也不会再客气:“我来,是为了毛呢厂学校建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的事情。”
史国强目光落在刘丽娟身上,流露出一丝疑惑,开口问道:“校舍和教职工宿舍存在什么问题?为何需要重新修建?”
刘丽娟没有一点隐瞒,坦率地回答道:“无论是小学、初中,还是中专,现有的校舍都远远不够用。所以周厂长决定要建造新的教学楼。
至于教职工宿舍,有一部分已经年久失修,甚至变成了危房。如果不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,很很可能会出现无法预估的严重后果。”
言罢,刘丽娟顺手将申请报告从随身的包里拿出来,递给了史国强:“这是建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的申请报告,周厂长和顾书记都已经审批通过了。只要您这边没有其他意见,工程马上就可以动工。”
史国强接过申请报告仔细看了起来,但他心中却在不停地冷笑。我把教职工的工资停了,你这一上任就给他们补发。现在可好,又是要建教学楼,又是要建教职工宿舍的,不就是想通过这些手段来收买人心吗?
史国强越想越气,心里不停的问候周安东,妈的,恶人我先当了,现在你倒好,跑过来当好人。等你把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都建起来了,到时候你周安东成佛作祖了,大家都会对你感恩戴德,我他妈肯定会被职工骂得祖坟冒烟,你周安东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呐。
史国强心里骂着周安东,脸上的表情却变得严肃起来:“校舍不够用确实是个问题,但考虑到目前毛呢厂的财务状况,大规模动用资金并不现实,我们可以先想办法克服一下困难。
现在周安东同志负责毛呢厂的工作,我相信他一定有能力带领我们的毛呢厂重新走向辉煌。等毛呢厂的情况有所好转,再研究兴建教学楼的事情也不迟。”
“至于教职工宿舍有一些成为了危房,这个必须要先解决。”说到教职工宿舍危房问题时,史国强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凝重起来。
“教职工宿舍的安全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,不过,这件事情我需要上会讨论一下,然后亲自去现场调研,了解实际情况后才能做出决定。”
刘丽娟眼神一闪,然后站起身,语气恳切的说道:“主任,周厂长对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的事情非常重视。因为教学楼的建设关乎着教学质量,而宿舍则关乎着教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。来之前,周厂长还特别嘱咐我,一定要请您尽快批准,因为这个事情真的耽误不得。”
小主,
本来,史国强心里就对周安东充满了怨恨和诅咒,现在听到周安东竟然还催促他快点审批,火气瞬间像火山一样喷涌而出。紧接着,这个家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强行把心火儿压了下去,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,然后皮笑肉不笑的说道。
“你回去告诉周厂长,我会尽快研究的。”
“好的!”刘丽娟答应一声,然后站起身说道:“您忙!”
“我送送你!”史国强跟着起身送刘丽娟出了办公室。
刘丽娟站在走廊里,提高声音的再一次提醒史国强:“史主任,毛呢厂建教职工宿舍的事情真的不能再等了,申请报告您一定要尽快批复。”
史国强很痛快的说道:“让周厂长放心,我明天就开会研究。”
“我代毛呢厂教职工谢谢史主任。”刘丽娟的声音又不着痕迹的提高了一点:“那您忙吧,我走了。”
刘丽娟转身朝着楼梯口走去,脚步不缓不急,皮鞋的鞋跟敲击着水泥地面,在走廊里带起了咔咔的回响。当她经过一间大办公室时,眼角余光往里扫了一下。
由于正值夏季,天气炎热,大办公室的门都敞开着,里面大概有七八个人。有的在织毛衣,有的在看报纸,还有两个人在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