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现场救火


  · 复产安排:原定节点不延误,修复期限不变。

  有人围观低声道:“这厂……敢把责任写明白,也算是有点担当了。”

  一位采访完未离开的央视记者恰好经过厂门,看见人群聚集。他停下脚步,拍了几张现场照片,又录下几位工人议论:“这年头贴真话的厂不多了。”他点头:“就该让全国看看。”

  当晚,这一段镜头剪进《都市新闻》晚间快报,成为该期节目“企业自救”专题的压轴画面。

  厂门外,天色渐暗,而公告栏前那一抹红,像一盏不灭的警灯,也像一次信任重建的火种,静静燃起。

  当晚八点,贴片车间外已经竖起了两根崭新的照明灯柱,灯头朝向厂区东侧,将整个修复区照得如白昼般明亮。技术员们正围着主控面板调试线路,一卷卷新电缆从地面铺设到墙角,再顺着管道延展到各个节点。

  风中带着些微烧焦味未散,却已被热焊气和新漆味慢慢替代。

  李向东独自站在厂区边缘的高台边,看着眼前这片灯火。他的眼神平静,手指却下意识摩挲着腰间卷起的工单纸。

  他低声在心中说:“烧掉的,是一段旧流程;点亮的,要是一套新规矩。”

  远处,有一名年轻工人正在脚手架上调试新装的感温探头;而另一侧,一条尚未完工的产线,在灯光中显出斑驳与希望。

  镜头缓缓拉升,灯火如星,错落交映,厂区仿佛一座新生之城,在夜色中沉默地生长。那条尚未点亮的贴片线,正悄然等待下一次启动的轰鸣。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