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章 《底价落锤》
p; 启德代表还欲言又止,终究被同伴拉住肩膀,恼怒地挥开公文包,沉着脸退回队伍,却仍不忘恶狠狠地盯着远处的李向东。
另一侧,财团A代表却始终沉默。他们本以为以高价压过同行,稳操胜券,却没料到春雷凭数据严谨、报价精准一步步占上风。代表中年人眉头紧锁,只低声问旁人:“那家春雷……真能用得起这块厂?还是来搏一把?”
旁人耸耸肩,没有回答。
镜头最后定格在启德负责人远望人群外站着的李向东。他站得不远,却像在另一条命运的轨道上。
启德负责人咬牙,嘴角微动:“我们会再来的。”
那语气不是不甘,而是另一场较量的开场白。对手已知,牌局未止。春雷赢得了这一局,但战争才刚开始。
次日清晨,省工贸厅与财政厅联合签发的《春雷电子收购国营第八电子厂控股协议书》正式落章生效,协议页角盖着红印,映着秋日晨光显得格外醒目。
与此同时,八厂厂区门口,原本斑驳的“国营第八电子厂”招牌被缓缓卸下。几名工人登上木梯,将新的铭牌一字一字地挂上——“春雷电子 · 第七制造分部”。
锤子敲击铁牌的声音在晨雾中格外清晰,像一记命运的回响。
李向东站在厂门外,抬头望着新牌匾缓缓归位,身边站着林青青与罗燕。
他缓声道:“这不是终点,而是我们制造的起点。”
身后,老厂工人们聚在铁门内外,有人低声说:“真换了啊……”也有人眯眼望着那块新牌子,神情复杂。
一阵风吹过,厂门应声而开。
这一刻,不只是挂牌,更像是过去与未来交汇的门槛——春雷完成了从南头市场打工仔、BP壳起家的流转之路,第一次真正踏入了“工业制造”的门内。
镜头拉远,新牌匾在阳光下泛出金属光泽,而厂区大门在晨光中缓缓敞开,寓意着一场市场派对工厂命运的正式交接。
深夜,厂区办公楼顶层仍亮着一盏灯。
李向东独自坐在办公室里,桌上摊开的不是账册,而是一张详尽的《八厂结构平面图》。他眉头紧锁,执笔在图纸上圈出一片区域,标注:“分区一:SMT贴片整线改造”。这一圈,不再是竞标策略,而是新生产格局的起点。
墙面上,新贴上一张整齐的打印页:《厂区接管第一阶段任务清单》。从电路检修、厂房清理,到设备评估与人员梳理,每一项都标着明确时限与责任人,像是一场战役的作战计划。
李轻声自语:“赢下来的,不只是价格,更是起跑线。”
他放下笔,仰头靠在椅背上,目光望向窗外。老旧厂区的一排排宿舍和车间,在远处夜色中若隐若现。
忽然,厂区东侧贴片车间亮起了第一盏灯光,紧接着是第二盏、第三盏。有人在里头走动,有人卸着机器覆盖布,像是在唤醒沉睡多时的沉船。
镜头拉远,整个八厂被夜色包围,却有一线光亮正从地平线上慢慢扩散。
竞标阶段,至此真正画上句号;而春雷的新战线,悄然在这片老工业区的夜色中拉开帷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