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《第一轮明标》

  六层会议厅内,空气中仿佛都浮着一丝凝滞。

  招标会场早已布置完毕,桌牌一字排开,从B-01到B-20,统一红边黑字,整齐肃穆。会议桌中央摆着厚厚一摞投标文件,旁侧插着印有编号的三角立牌。墙上挂着“省电子八厂资产处置公开竞标会”横幅,白底红字,在白炽灯下透出一股90年代特有的官式庄重。

  李向东一行人准时抵达。

  罗燕抱着文件袋,林青青则拿着速算本。李走在最前,脚步沉稳。他们在B-09号桌前停下,环顾一圈,周围坐的不是本地几家老牌国营,就是挂靠军工背景的电子集团代表,个个西装笔挺、神色戒备。

  林青青低声道:“来了不下十家,几个熟面孔都在。竞争比想的激烈。”

  李向东目光扫过场内,没有过多反应,只回了一句:“我们不是来陪跑的。”

  他拎起文件袋坐下,指节轻轻敲着桌面。罗燕则检查最后一页保函打印是否齐全,林青青翻出报名号与资产估值草表,三人无言,却神情如铁。

  八点五十五,会务人员站上讲台:“请各竞标单位准备好报价文件与编号卡,九点整开始第一轮明标。”

  灯光下,二十个桌位整齐排列。风暴前的寂静,就此拉开。

  九点整,会务人员敲响桌钟,宣布:“第一轮明标,依报名顺序依次报价,请按编号提交报价单。”

  会议厅内空气瞬间紧绷,翻文件、低声耳语此起彼伏。

  B-01号是本地一家地产财团,代表起身递交纸质报价,语气干脆:“报价,八千两百万元整。”

  话音落下,会场中响起一阵低声惊叹,有人眉头皱起,有人悄声交头接耳。八千二,这已经逼近此前传言的资产评估上限。

  B-04号启德行代表随后上前,沉稳地递上报价单:“启德科技,报价七千六百万元。”

  这份数字显然经过精心权衡:不出头,也不放水。守价之姿,意味深长。对面的几家小公司则开始摇头,一些临时报名的“陪标单位”明显心态动摇,低头翻资料或暗自放弃。

  一桌桌轮过去,终于轮到B-09号。

  李向东缓缓站起,手持报价封袋,步伐稳健地走向讲台,将文件递给主持人。

  “B-09号,春雷电子,报价六千九百万元整。”

  会场内先是短暂一静,继而轻响四起。有人轻哼:“敢这样压价?”

  有人侧目:“是不是报价错了?”

  主持人看了一眼,再次提高音量:“请确认,B-09号,报价六千九百万元,为有效报价,是否确认无误?”

  李向东点头:“确认。”

  他语气平稳,眼神沉着,仿佛早已胸有成竹。

  坐回座位时,林青青悄声道:“别慌,净残值加可转资产,大概在六五〇〇万上下。我们还有盈余。”

  李低声应了句:“启德赌人脉,我们赌的是账本。”

  李向东刚坐下,林青青已经把便签本翻到空页,拿出中性笔,俯身开始飞快演算。

  “用我们拿到的设备清单估个残值。”她边说边写,笔下很快出现三列数字。

  第一列:“场地评估价——工业用地残值按两千平米×1800元,约360万。”

  第二列:“主要设备——折旧7年后残值约35%,高端SMT设备保守估240万。”

  第三列:“模具净残值——按成型率、钢材回收加人工残料折算,大概80万。”

  她在最后一栏圈出一个数字:≈6.48M。紧接着在旁边画了一个醒目的红圈,旁注:“可接受下限”。

  “你报6900万,”她抬头看李,“是压到了政策允许的底线——低于这个价,财政厅就会触发‘非理性报价审查’,我们刚好卡着合规门槛。”

  李轻轻点头:“本来就是算出来的。”

  罗燕也俯身看了眼笔记页,轻声说:“别家是赌高价能排他,我们是算准底线能入场。”

  李低声回道:“让他们去猜我们怎么算的。”

  会议厅灯光晃在纸面上,林青青的速算笔迹细密工整,每个数字后都附着箭头、比对说明和备注条件,数据与逻辑交错清晰,像一道冷静的公式在替春雷背书。

  镜头扫过那张纸,红笔圈住的“6.48M”三个字静静发亮——这是他们所有人敢以6900万出价的底气源头,也是春雷真正的“理性激进”。

  会议厅最末排,评审团席位后方,一个身穿深灰西装的中年人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,翻开B-09号投标资料封页。

  “6900万?”他低声念出,眉头微动,“怎么卡得这么准。”

  旁边一位女性评委凑过来看:“比最低净残值略高一档,避开非理性审查——他们好像真懂财政这套门槛算法。”

  “你懂我意思吧?”中年人低声说,“这不是乱报的,是拿着内行人心思报的价。”

  另一位评委冷笑一声:“也可能是赌——看起来聪明,其实没底。”但随即翻开资料那一页技术估值表,眼神顿了顿。

  小主,

  “你看,他们居然用的是财政厅去年公布的《国营固定资产评估办法》条款编号……这页附注还标明了残值率计算过程,配比跟我们内部指导价几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