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区域扩张
所——客户就是居民。”
她的报告页眉写着:“从房到人,再到产业”。
李向东点头拍板:“就这么干,住宅不是终点,是入口。我们同步建一批小型人才社区,日托、早餐店、维修铺全带上。把生活装进去。”
这一策略,在东莞石排片区迅速获得反馈。街道办不仅提供政策支持,还牵头组织小微企业对接会,鼓励相关产业入驻春雷配建区。
佛山南海那边更直接——当地一个镇级工业园区管委主动找上门:“听说你们在搞‘人产一体’,我们也在腾旧厂房,有没有合作空间?”
罗燕看着会议纪要若有所思:“李总,我们可能不是外地企业了,是正在被纳入生态的角色。”
李向东轻声回应:“我们要做的是,让别人愿意围着春雷转,不是围着项目地块转。”
春雷正在转型,从盖一栋楼、卖一批房,变成织一张“人—房—产”的网。那是一种更难但也更稳的模式,而春雷,正走在这条网的结线上。
夜色低垂,塔吊在灯光下投出长长的影子,东莞项目工地依旧热火朝天。李向东站在边上的简易观景台上,手里握着一杯温热的茶,眼前是春雷的条幅在夜风中猎猎作响。
王哥走上前来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想当初咱们在镇上拉电线扛电池的时候,哪想过有一天‘春雷’这俩字,能在东莞喊得响?”
李向东笑了笑,没有回应,只是目光越过工地,看向更远的地方。
罗燕也站了过来,说得很平静:“春雷,不是哪儿来的企业,而是去哪儿都能落地的企业。今天起,我们不再是‘从深圳来的’,而是‘在东莞扎根的’。”
那一刻,风声静了,仿佛整个现场都听见了那句心底的话——
春雷的根,不只扎在出发的地方,也能在每一个被需要的地方,生根、开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