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春雷乍响

  回到厂里,罗燕刚好打来电话:“手续顺利吗?”

  “顺利,三天后能正式备案。”李向东低声说,“我们时间紧,但不能慌——厂那边,继续打样。”

  “嗯,试模还在调。我让老秦加了喷嘴冷却,想压一压那块模边焦痕。”罗燕顿了顿,又低声说,“你需要去休息一下了。”

  李向东点点头

  两天后,春雷注塑厂,试模第126次失败。

  “还不行。”老秦从模台边站起来,背后汗水透透的,夹着的壳子边角又是一道白痕。

  “这次喷嘴温度低了?”小许问。

  “不是温度,是咬位偏了。”老秦叼着烟头,指了指模线,“这条线不该起毛刺。我上回说过,轨还是偏。”

  李向东在一旁听着,没说话,只点了点头。

  罗燕看着他:“要不再磨一次?”

  “磨。”李向东终于开口,“明天再磨一遍,再打两模,不出,再调模仁。”

  “库存还剩多少料?”他又问。

  “最后两包了。”王哥苦笑,“再浪费二十斤,就得提前去补料。”

  李向东深吸一口气,抬头看了看窗外天色,夜已经黑了大半。

  厂里很多人都说,试模失败是最耗人心气的事。一天下来,汗出了,手忙了,可机器给的,还是一片糊边废料。

  可李向东知道,他们不是失败一百多次,而是——离成功只差一次。

  他没让大家散,反而把老杜、小许、老秦都留下,深夜九点半,把模具又重新调了一遍,才散人。

  “明早再来,明天我要去拿证了”

  李向东说完,自己回了办公室,打开灯,取出那张折了几道的回执单,摊开在桌上,明天就可以去取了。

  。。。。。。。

  这是第127次试模。

  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焦塑和疲惫的味道。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机台前那个黑漆漆的料筐,像盯着一口开了盖的锅——它到底能不能煮出米饭来,谁都不知道。

  老秦站在机台前,背心早被汗湿透了,夹着一片刚脱模的BP机壳。他没说话,只用指甲轻轻刮了刮壳边,又凑到灯下细看模线。灯泡昏黄,那壳子在他手中转来转去,每一寸都被翻来覆去打量。

  一旁的小许大气都不敢出,只听见他吞咽口水的声音。

  “成了。”老秦声音沙哑,嗓子像磨刀石,却像丢下一块大石。

  小许一怔,第一个凑上前:“真没白边?边正,扣位顺,弹片没翘……”

  老杜从另一侧拿灯补光,眼睛凑得很近,盯着模边看了好几秒,缓缓吐出一口气:“这才叫厂货。”

  大家也围了上来,低声议论,压着嗓子笑,有人甚至红了眼圈。

  “真成了?”“不是玩笑吧?”“这壳子能卖出去吗?”

  “能卖。”老秦简短回答,又把壳子翻过来,示意看背部扣位,“再打十模,确认尺寸误差。”

  “王哥,赶紧打电话。”他把那块壳子塞进王哥手里,语气罕见地带着几分急迫,“叫李向东回来——这壳,成了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此时此刻,李向东站在镇工商所门外,阳光斜照在他脸上,落了一地疲惫。

  他手里攥着一张刚刚出炉的《企业名称变更受理回执》,上头“春雷注塑厂”五个字,清清楚楚。他眼睛盯着那纸看了很久,仿佛那不是一张回执,而是一把钥匙。

  “终于拿下来了。”他低声自语,仿佛那口气,憋了三天终于吐出来。脑子里飞速过了一遍接下来该做什么:营业执照、税号迁移、挂账手续、补贴备案……

  就在这时,裤兜里的BP机响了。

  “向东!”王哥声音高得快破音,“成了!第127次,壳子出来了!老秦说过模线,没白边,扣位正,咱春雷第一块合格壳!赶紧回来!”

  李向东“啪”地合上盖,翻身跳上一辆三轮车,直接喊:“厂里,快点!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车刚进厂门,小许、老杜已经在门口等着。两人身上满是油污,却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。

  王哥小跑过来,把那块壳子递到他手里,声音都有些哑:“哥,合格。真合格了。”

  李向东接过壳子,举到灯下细看。

  模线清晰,边缘顺滑,透光处没有一丝杂斑白点,弹片槽严丝合缝,握在手里比市面上流通货还结实。

  他缓缓吐了口气,没笑。只是把壳子放回盒子里,然后转身走进办公室,从包里取出那张工商回执,郑重地贴在门上。

  “春雷注塑厂,正式登记,成立日——今天。”他轻声说。

  他没喝水,也没坐下,只擦了把额头的汗,立刻走回车间,站上操作台,朝几个还在场的核心人员说:

  “通知打印复工通知,贴门口;今晚通知工人,明早八点,春雷开工。”

  王哥一愣:“不等批文下来?”

  “等不了。”李向东看着那块壳,眼神坚定,“人心压到这一步,是时候给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