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十万元的赌约

  春雷夺标后,靠仓库库存和外协代工拼出的第一批货,七天七夜连轴转,总算如期送出。

  那天夜里,李向东站在华强北仓库楼顶抽烟,手里还攥着刚打印出来的资金日报。

  罗燕说,账户里到账十二万元。

  十二万——是他这辈子第一次看到这种数字躺在自己名下。

  她以为他是满意这次利润,但他只是望着窗外的霓虹发了会儿呆:“上家那边,最近是不是又拖了交期?”

  “嗯,小张昨天还在催,说这批彩壳晚了三天。”

  “启德行那边呢?”

  “他们直接找代工厂谈,价格压得比咱低一成,还不挑色号。厂子没法不偏他们。”

  李向东没说话。

  客户还在,订单还在,可他心里知道:利润在缩,话语权在丢。

  他知道,这不是终点,甚至还算不上“起点”。

  他知道这笔钱意味着什么。再倒几个月货,账上就能滚出二十万。

  可那又怎样?

  代工厂经常会延迟交货,上次还是靠王哥托人走了后门,才临时插单出来一批。货源那头也不稳——启德行盯上他,前天才把他熟的那家小厂一口价包了货,他被迫加价三分,客户都开始皱眉了。

  “再卖货,我还是个倒爷。”他喃喃。

  他见过不少人,今天货还在车上,明天仓库就给人断了。活路变死路,只在一念之间。

  “得有自己的厂。”他低声说,“只有机器在自己手里,才有明天。”

  “再卖货,我还是二道贩子。”李向东喃喃。

  他有今天,是靠搬货、赊账、快腿、厚脸皮换来的。但再这么干下去,春雷就永远是个“二道贩子”的名字。

  做品牌,迟早得掌控源头。

  可源头在哪?靠人谈,靠厂养,靠钱撑。

  启德行能压价,是因为他们后面站着几个工厂。他没工厂,只能靠人情与代工周旋——这种打法,熬得起一年、熬不起五年。

  他不是不知道危险,也不是不怕输。

  可他更怕,一觉醒来,又回到摊原地了。

  第二天一早,李向东召集团队。

  “我们要做的,不再是倒货,而是做自己的货。”

  他把图纸摊在桌上,罗燕看了眼脸色就变了:“你真要投十万买厂?做制造?”

  李向东点头。

  “我们连工程师都没有,模具也不懂……”

  “所以我们得找。”李向东看向王哥,“你不是说你堂哥厂里下岗了?让他来,看看机器能不能修。还有那个年轻实习生小许,也带上。”

  “真干?”王哥喃了一句。

  “真干。”李向东把一张纸贴墙上——

  【三个月作战时间表】

  第1周:设备盘点+模具重绘

  第2-3周:调试试模

  第4-6周:试产+打样

  第7-12周:批量产出,交市场测试

  老杜和小许看着纸板愣住了,罗燕眉头皱得死紧。

  “你们只管一个事——手艺过关,货做出来。剩下的,我扛。”

  “真砸了十二万。”罗燕声音低得像怕吓走好运,“李老板,要不缓口气?其他地方的货也要排,咱是不是……”

  “不能缓。”李向东打断她,看了眼桌上那台泛黄的电话。

  “钱必须利用起来,不然永远是死的。”

  门“咣当”一声被推开,王哥穿着洗得发白的球鞋,一边拍着裤腿上的尘土,一边大步走进来。

  “向东!刚刚表哥来电话,说佛山那边的远光五金出事了。蔡叔要甩厂,机器设备全出,只要现金够就给!”

  “机器什么状况?”李向东没抬头,只翻了翻文件。

  “老化严重,但模胚模具还在。工人跑了一半,听说欠薪两个月。房东也来催了,蔡叔顶不住。”

  “人还在?”

  “人在,脾气臭,说谁先出十万现金就给谁。”

  李向东合上日报,塞进帆布包里:“票呢?”

  “2044次普快,硬座,六点二十,今晚发。”王哥说完,盯着他看,“你真打算拿这笔钱去赌?”

  李向东只是笑,点上一支“牡丹”香烟,烟雾袅袅升起,模糊了他眼里的一点野火。

  “再不上桌,就永远是看人家赌的。”

  他仰头喷出一口烟雾,伸手指了指网兜里的银行承兑单,“这不就是筹码?”

  ——

  晚上六点,深圳西站。

  硬座车厢里弥漫着泡面和臭脚丫子的味道,窗外是灰沉的天色,耳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