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 货物被扣

彩内容!

  “但咱也没后门,也没熟人……”

  “那就找!”李向东猛地站起身,“我不信这世界没道理。最不济,我就守在这窗口,每天问一遍,看他们耗得起,还是我耗得起。”

  李向东拎着五条“牡丹”香烟,踩着正午的热浪,从南头一路赶到了火车站托运部门的后勤楼。

  货被扣的第二天,他就想尽办法托人打听,“手续不全”这事儿,表面是查得严,背后多少有点“点到为止”的意思。

  王哥联系了在供销社干过的表姐夫,那边牵了线;李向东又咬牙找出半年前吃饭时结识的一个“老卢”——原来是铁路运输公司的门卫队长。人不大起眼,但说起“怎么让货过关”,比谁都清楚。

  “别想太干净地走出去。”老卢在电话里直说,“你这些货,挂民用托运,一查就卡死,要是没有报关单?罚是轻的。”

  “那怎么办?”

  “找人带话,再补点材料,剩下的你懂。”

  懂。

  李向东第二天亲自送烟送饭,一顿饭下来,光是敬酒就轮了三圈,舌头都打结。他不怕喝,就怕对方还没端起酒杯,就已经觉得自己“请不起”。

  好在运气还算行。

  老卢托熟人帮忙打了报告,说是“低值电子样品,误报手续”。文件一批一批地送,隔了两天终于批下来。

  协调费,两千块,一分不少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俩天后。

  货物放行。

  李向东亲自清点,八箱,少一箱电表线材,其余完好无损。

  他没问那箱去哪了,也没追究哪个环节出错。他只是站在月台边,闭上眼睛,长出一口气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那晚,他在回程火车上思考着:

  “如果真要走远,要搞的正规化。”

  窗外风呼啸而过,铁轨咯吱作响。他把笔搁下,抬头望着天花板,喃喃自语:

  “我要开始走正规路了。起码,要有自己的运输、自己的发货证明,自己的营业执照。再不正规,迟早是把身价搭进去。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