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找老陈头进货

  镇上的晨雾还没散尽,街角的石板路湿漉漉的,踩上去咯吱作响。

  李向东推着老周头那辆飞鸽,穿过熟悉的供销市场一路拐进了市场后头那条偏僻小巷。

  “……老陈头。” 他眯眼看着巷子尽头那堆纸箱和帆布遮阳篷,确认那熟悉的烟味还在,一脚踩稳车闸,提着布袋走了过去。

  “哟,小子又来了?”老陈头叼着烟杆,手里正拨着算盘,没抬头,语气不咸不淡。

  “陈叔,今天我是真想好好拿货了。”李向东笑着把车子停一边,顺手撸起袖子,“先别谈价,我帮你把这两袋纸箱搬到那边去,咱再慢慢聊。”

  老陈头挑了挑眉,烟杆一敲桌角:“行,有眼力劲。”

  一来一回,李向东搬了两大袋破纸壳,胳膊勒出红痕,才坐到摊位边抹了把汗,“陈叔,我真想跑点正经货。要是我拿得多,您给点实惠?”

  老陈头看他道:“昨天账倒还得挺利索。”

  李向东嘿嘿一笑,把布袋放下:“那可是您的货经得起考验,很好卖。”

  老陈头哼了一声,似笑非笑:“你小子,现在倒像回事儿了。”

  李向东笑了笑,“不过我想,要真想卖开了,还得多些花样。”

  老陈头终于抬眼看了他一眼,烟杆往桌上一敲,“你想挑啥?”

  “耳机线、电池这类走得快的先来点,另外我想看看还有啥别的。”他顿了顿,又补了一句,“适合农村用的,便宜实在的,能一下子抓住人眼球的那种。”

  “你小子这话……听着不像刚干的了。”老陈头哼了一声,指了指摊子后头,“你要真想拿点不一样的,跟我进去看看仓库。”

  李向东眼神一亮,立刻推车过去,把车靠好后,紧跟着老陈头钻进那间小仓库。

  屋里味道陈得厉害,货架上摆的不是五花八门的库存,而是整整齐齐的——

  李向东眼睛一亮。

  货不多,但齐:电池、耳机、小灯泡,还有一排摆得整整齐齐的小盒子。

  “这几个新到的。”老陈头指了指一排包装简单的黑盒子,“电热蚊香器芯片、剃须刀电池、小功率电扇开关。城里都抢着要。”

  李向东眼睛一眯,记忆里——这几样,就是后来在集市上一度脱销的“冷门爆款”。

  脑海里浮现前世镇集市上那阵风潮——夏天一到,蚊香器芯片都涨成一块一个,电风扇开关更是断货三天,一堆人排队买。

  “剃须刀电池配灯泡,再加BP电池一节……可以做个男工套装。”

  “耳机线+喇叭+五号电池一对,是广播三件套。”

  他飞快地在脑子里勾出搭配逻辑,知道这些不起眼的小件,只要包装得巧,就能变成“农民也买得起的实用品”。

  他当即心里有了数。

  这些货……现在不好卖,但只要卖出去,利润绝对比电池高。

  “这些咋卖?”他问。

  老陈头眯着眼,“都是人家不要的零头货,便宜。你要一口气拿点,我给你统一按九折出。”

  李向东没马上回话,而是抬手摸了下袋子,心里飞快算着:

  “普通货按之前的节奏走量,这些冷门货要打组合包,集中推。”

  他顿了顿,抬头笑道:“陈叔,那我先拿一批试销,你把耳机线、电池那套常规货给我搭一份,再来点这几个……蚊香片、风扇开关、剃须刀电池,各十样,不重,包起来方便。”

  老陈头没吭声,只是翻身去打包。

  他一边翻货一边拨算盘,嘴里报得清楚:

  “BP电池,一节五毛,给你十节——五块;

  五号电池,一对四毛五,拿八对——三块六;

  耳机线,一根七毛,拿五根——三块五;

  小喇叭,五个,两毛八一个——一块四;

  小灯泡,六个,两毛五一个——一块五;

  短耳机线两根,算你便宜点,一块;

  蚊香片芯片,小盒十个,一毛五一个——一块五;

  剃须刀电池,十节,一毛八一个——一块八;

  风扇小开关,十个,一毛五一个——一块五。”

  李向东一边听,一边飞快心算,等对方报完,他点点头:“这些刚好热销冷门搭着卖,合我意思。”

  老陈头看他这么利落,随手又丢了一包备用线圈和五个电池扣:“算你三十四块五,凑整三十四,送你的。”

  李向东一笑,把剩下的钱塞进裤兜。

  这一趟,货装了大半袋,比上次重了一截,耳机线、BP电池是稳扎稳打的爆款,那几样蚊香芯片、剃须刀电池、风扇开关,则是他赌的。

  “陈叔,这趟我试试看,那些冷门货要是真卖得动,还来找你。”他说着,把布袋重新打了个结,搭到车后座。

  老陈头“嗯”了一声,仍旧坐在原地拨算盘,只是烟杆里的烟火晃了一下。

  街巷口的晨雾已散,阳光刚洒下来,地上留下斑驳一片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