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锦衣卫651
emsp;深秋的南京城,梧桐叶在寒风中打着旋儿。叶寒与千雪缩在朱雀桥边的茶棚里,面前的粗瓷碗中,冷透的茶汤浮着几片枯叶。千雪用袖口掩住咳嗽,肩头的旧伤在阴雨天隐隐作痛,而叶寒的目光死死盯着手中泛黄的《营造法式》抄本——书页间歪斜的批注,赫然将榫卯结构的承重原理,篡改成制造攻城器械的邪说。
"又是伪经。"叶寒将抄本重重拍在桌上,惊得邻座茶客纷纷侧目。自离开杭州,他们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追查,在扬州的书局、淮安的工坊,甚至济南的书院,都发现了被篡改的典籍。这些伪经表面看似寻常古籍,实则在关键处偷梁换柱,将华夏千年智慧异化为杀人利器。
千雪展开从济南墨家据点得来的密信,素白的手指微微发颤:"信上说,倭寇在沿海十二州郡散布伪经,更可怕的是..."她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恐惧,"他们收买了不少书生,让这些人在科举策论中引用篡改后的'典籍',妄图从士林开始动摇根基。"
茶棚外突然传来铜锣声,一队锦衣卫押着几个书生走过。为首的青年脖颈间挂着木牌,上面"妖言惑众"四个朱字刺得叶寒心头一跳——那书生怀中露出半截书卷,分明是被篡改的《武经总要》。
"走!"叶寒抓起机关匣,拉着千雪混入人流。他们尾随着队伍来到应天府衙,却见玄海身披袈裟,正与知府谈笑风生。僧人手中转着暗红佛珠,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街角,嘴角勾起一抹阴笑。
"是陷阱!"千雪猛地拽住叶寒。话音未落,四周屋顶突然跃下数十名忍者,锁镰在暮色中划出森冷的弧光。叶寒迅速掏出机关匣,三层锁纹在指尖翻转,匣身轰然弹开,露出改良后的连环弩。千雪的三味线也同时出鞘,琴弦震颤间,声波与弩箭交织成密不透风的防御网。
混战中,叶寒瞥见玄海袖中滑落的半张图纸。图纸边缘的樱花纹样与机关匣如出一辙,而中央赫然画着一座城池——城墙上架着的巨型火器,分明是用篡改后的墨家机关术改良而成。
"原来如此!"叶寒挥开刺来的倭刀,"他们用伪经培养匠户,再将这些人集中到秘密工坊!"他想起在扬州城郊发现的废弃庄园,地下密室里堆积如山的硫磺硝石,还有墙上用朱砂绘制的错误机关图。
千雪的琴弦突然绷断,一名忍者的锁镰擦着她耳畔划过。叶寒反手甩出机关匣,匣内暗藏的烟雾弹炸开,刺鼻的硫磺味瞬间弥漫整条街道。趁着敌人慌乱,两人拐进狭窄的巷陌。
"叶公子,看这个!"千雪突然在一家当铺前驻足。橱窗里陈列的古籍中,一本《天工开物》抄本的封皮上,赫然印着玄海常用的批注符号。叶寒推门而入,掌柜见两人行色匆匆,警惕地摸向柜台下的铁棍。
"我们是墨家传人。"千雪亮出老掌柜给的信物,"想查看贵铺的账本。"掌柜的脸色瞬间煞白,哆哆嗦嗦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册子。叶寒翻阅着账本,瞳孔骤缩——近三个月,竟有二十余箱"佛经"运往倭国商人的货栈。
"这些'佛经',其实是伪经。"叶寒将册子摔在桌上,"你们可知自己在助纣为虐?"掌柜扑通跪地,涕泪横流:"小人也是被逼的!那玄海和尚说,若不配合,就..."话音未落,窗外突然飞来一支淬毒箭矢,正中掌柜咽喉。
千雪迅速关上店门,叶寒则蹲下身查看尸体。掌柜紧握的拳头里,攥着半张碎纸,上面用朱砂写着:"十月十五,玄武湖..."没等他们细想,屋顶传来瓦片碎裂声,玄海的笑声混着佛珠的撞击声响起:"两位找得辛苦,不如随我去个好地方?"
叶寒拉着千雪撞开后门,却见巷口早已被倭寇堵死。千雪将三味线缠在腰间,银铃发出急促的警示节奏:"叶公子,东南方向有墨家机关的气息!"两人默契地冲向巷尾,推开一扇虚掩的木门,竟是家不起眼的木器行。
"快进来!"老匠人将他们拽进内室,反手关上机关门。屋内堆满了各式墨家机关模型,墙上挂着的《墨子》真迹在烛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。"老朽是南京墨坊的守炉人,"老人抚摸着机关木鸢,"这些日子,我们一直在收集伪经的证据。"
他从暗格里取出一个檀木盒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余封密信,还有几张绘制精细的工坊分布图。"倭寇在玄武湖下建了秘密工坊,"老人的手指点在地图上,"用伪经中的邪术制造火器,更可恨的是..."他突然剧烈咳嗽,鲜血染红了手帕,"他们抓了许多书生,强迫这些人背诵伪经,要从根本上..."
千雪急忙扶住老人,叶寒则迅速将证据收好。机关匣在怀中微微发烫,他知道,这不再只是为了守护墨家传承,而是要挽救整个大明的文化根基。当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时,叶寒握紧千雪的手,目光坚定:"十月十五,我们去玄武湖,彻底粉碎他们的阴谋。"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月光透过木窗洒在两人身上,映得他们的影子宛如两把利剑,直指黑暗深处。而那堆积如山的伪经,终将在真理的火焰中化为灰烬,正如倭寇的文化侵略美梦,注定要在华夏大地的铜墙铁壁前,撞得粉碎。
墨韵长歌
隆庆四年春,南京应天府衙前的广场上,万千百姓围聚如潮。叶寒立于高台之上,身后陈列着数十卷被篡改的典籍与修复后的真本,阳光穿透云层,洒在泛黄的书页间,折射出千年文明的璀璨光芒。千雪怀抱三味线静立一旁,素白衣襟在风中轻扬,锁骨下方的墨家刺青若隐若现。
"诸位请看!"叶寒展开一卷《墨子·备城门》,新旧两版经文在案几上鲜明对照,"玄海之流以朱砂篡改墨经,将'籍车守御'曲解为'火器强攻',妄图以华夏智慧铸造屠戮之刃!"他的声音铿锵有力,